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在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诺贝尔奖案例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而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只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2];且医学基础课程重知识技术传授、轻道德品行培育的状况普遍存在[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使思政元素能够全面地融入到学生所学的所有课程中去,与新时代思政育人体系无缝对接,才是富有创新性的、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4]。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类高校专业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也应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5]。基于医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病原生物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奖案例,进行了“课程思政”挖掘(表1),精心设计了相关的课程思政案例。在教学中加强育人意识,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期使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本文对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基于诺贝尔奖案例的“课程思政”实践进行总结分析。

1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在病原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最早的天花预防记录便是古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预防天花的方法;近代汤非凡等人成功分离了沙眼衣原体,并详细研究了沙眼衣原体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语言文化背景、重视个体而忽略团体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极少[6]。

在《疟原虫》教学中,授课一开始便引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千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例子。除了介绍屠呦呦团队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取得重大突破,还强调屠呦呦虽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获奖背后是几千人对该项目的整体贡献,体现了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7]。另外,青蒿素的发现也是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开发中医古籍资源的重大突破,是古代中医药与现代药学优势互补的光辉典范。这些都提示我们,不仅要发挥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势,而且要发挥其在病原生物防控方面的独特优势[8]。目前,中国能够取得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也体现了中医药在重大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独特的优势与显著特色[9]。这些思政案例都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中医、热爱中国的自豪情感[3]。

2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彰显“科学在平淡中见奇”的逻辑理念

我们敬仰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但倾听每一位的获奖感言都会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没想到会得奖”。他们的伟大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于平淡无奇的长久坚持。生命科学研究只是一项普通的事业,是一项平凡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平淡的实验研究。诺贝尔奖的背后是无数杰出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的辛勤耕耘和坚韧不拔,看似平淡但却是长久的坚持。正是这些执着的科学家们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在科学史上刻下了一座又一座关于生命科学的重大里程碑[10]。二是对于看似平淡问题的深入研究。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相比,这一 “平民化”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传统的病原生物学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依然密切相关。目前,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高危传染性疾病愈演愈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开展病原生物全方位系统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0]。通过介绍青蒿素的发现和屠呦呦的研究经历,可以使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寄生虫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冷门[11],同样有很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同样会有重大发现,仅疟原虫研究就获得了至少三次诺贝尔奖。

3 结合诺贝尔奖案例开展思政教学,将课程教育与辩证思维教育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