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和病原名称整理及其汉译名称规范化探
玉米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2018年种植面积为4 213万公顷[1]。种植范围从北纬18°至北纬52°,从东北平原地区横跨中原地区至西南云贵高原的高海拔山区,从东部滨海地区至西北干旱地区,涉及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北方早熟春玉米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西南春玉米区、热带亚热带玉米区、东南春玉米区等类型多样的生态区。正因如此,我国玉米生产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害胁迫问题[2-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4],而伴随着种植区域的扩大和品种类型的多样化,田间病害所带来的生产问题愈加复杂。在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从事玉米病害科研、教学的队伍日益扩大,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的玉米病害研究文章数量增长迅速,近年还出版了多本玉米病害书籍。
在发表的玉米病害文章及出版的书籍中,不同的作者由于各自对玉米病害研究经历的差异,特别是对许多玉米病害汉译名称形成历史不了解,因而对玉米病害和病原学名中文名称的使用各不相同,造成同一病害或病原出现不同的名称,如玉米弯孢叶斑病又被称为拟眼斑病、黑霉病、黄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等,玉米致病菌亚黏团镰孢又被译为胶孢镰孢;同样,在介绍国外报道的玉米病害或病原时,也常出现不规范的汉译名称,如玉米南方锈病被译为南方玉米锈病。此外,伴随着近十年来植物病原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许多玉米病原的分类地位发生了改变,但一些玉米病害研究者仍在采用旧名称,如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已经在国际上广泛采用,但我国许多文章中仍沿用Fusarium moniliforme的旧名称。这种病害及病原名称采用的混乱,不利于当前玉米病害研究的国际与国内交流,也不利于玉米病害科学研究的传承。
为促进我国玉米病害研究者之间的有效与规范交流,为玉米生产者、管理者提供正确的玉米病害研究与防控进展信息,需要规范玉米各类病害和病原的汉译(汉化)名称。为此,笔者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近年有关病原分类学研究的文献与书籍基础上,尝试对国际文献中的玉米病害进行整理,对病害英文名称及病原的正确分类地位进行梳理,给予玉米病害及病原科学的汉译名称,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在我国逐渐形成规范的玉米病害和病原名称汉译的基础。
1 玉米病害种类、英文名称特点及其汉译模式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玉米生产国,也是玉米病害研究历史最长的国家。在美国植物病理学会(The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APS)的组织下,“Compendium of Corn Diseases”(玉米病害概要)一书在1973年出版,很快成为各国玉米病害研究者阅读的经典著作。2016年,该书第4版问世,在内容上有了较多补充,其中涉及侵染性病害111种[5]。此外,美国植物病理学会还在1988年出版了“Maize Diseases”(玉米病害)[6],介绍了150种侵染性病害,包括15种经人工接种致病的病害。1999年,在美国Iowa大学出版的“Field Crop Diseases, Third Edition”(大田作物病害)一书中介绍了166种玉米病害[7]。综合这3部著作及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网站提供的玉米病害名录[8],总结玉米病害英文名称为3种类型:(1)以典型症状为病害名称,如Head smut、Tar spot、Chocolate spot、Corn lethal necrosis等;(2)以病原+症状为病害名称,如Curvularia leaf spot、Gibberella stalk rot、Stewart’s bacterial wilt等;(3)以病害发生地域/发病阶段/寄主+症状为病害名称,如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Philippine downy mildew、Late wilt、Holcus spot等。这些玉米病害通用英文名称的形成方式,是其对应汉译名称制定的基本参考。
分析文献,50%以上的玉米真菌/卵菌病害的英文名称与病原菌种名相关。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形成的物种分子系统学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往许多形态相似物种的分类地位确定难题。病原生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也使得62种玉米致病病原的分类地位发生了改变,其中许多病原被归入与旧有名称不同的属中,因而导致一些原有的玉米病害英文名称已无法对应其致病病原的新名称。病原分类地位与名称的改变并未引起玉米病害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原有的病原学名仍在普遍应用,这种与科学进步脱节的现象势必对玉米病害的研究与应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考虑到未来玉米病害国际交流的广泛性、通用性和科学性,本文对27种玉米真菌病害的英文名称提出了修改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