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本科病原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
病原生物是指自然界中能够给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危害的生物。这类生物数量分布广泛,在空气、土壤、水、植物,以及人类或者动物的体表、消化道、呼吸道等都发现它们的身影。不同病原微生物其生存环境、存在数量、流行季节、寄生宿主都存在较大差异。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均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是导致疾病的生物性因素。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致病机制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1]。病原生物学与基础医学、感染病学、基础免疫学等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病原生物学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之一,与水产养殖和水产动物疾病间有密切关系;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掌握病原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于他们日后参与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防控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水产养殖现状背景以及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师生互动、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探讨水产养殖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思路,以期提高病原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水产养殖或者其他专业开展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病原生物学教学概述
(一)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病原生物学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介绍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与外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传染与免疫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将会对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优化其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该课程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并通过课堂反转和互动,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二)病原生物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安全的蛋白来源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水产品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安全健康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蛋白质食物来源。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产养殖规模和密度也不断增加,加之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多种疾病的频繁爆发,严重威胁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2-4]。通过学习病原生物学课程,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病原生物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知识,了解水产业生产中重要病原体的生物学基本特性与诊断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可以应用病原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控问题,为掌握预防、控制和消灭水产动物疾病的基本方法,从而保障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5-6]。
二、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的重排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教材编排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显得相对死板,不能很好诱导学生积极性,另外一方面,由于病原生物学内容繁多,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课程内容安排与教学时间之间的现实矛盾,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把握好课程关键点很重要,注重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突出学生参与度直接关系教学预期效果。因此,在病原生物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课程内容做了一下调整(图1):
图1 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
1.在绪论部分,首先交代了医学病原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以不同时期奠基人对科学探索的故事去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索。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向学生重点介绍了荷兰人安东尼·列文虎克如何从一名商贩成为病原生物学的开拓者;讲解了巴斯德为什么被称赞为“19 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交代了“科赫法则”提出者科赫的突出贡献等,通过他们的精彩科学人生故事去启发学生,同时结合水产养殖过程中多种病害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危害,让学生知晓学习病原生物学的重要性。
2.在讲解各类病原之前,先对鱼类的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应答过程进行概述,让学生对鱼类的免疫特征有一个基本认识,对后续理解各类病原的感染途径和致病机制等相关内容有更清晰的理解。
3.关于课程核心部分,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原则,首先解释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对称性、化学组成、病毒增殖基本过程以及其分类是关键点,病毒的感染传播方式和致病机制也是重点掌握内容,而病毒常见检测和防治方法是重点了解的内容,同时列举几种常见病毒,加深学生对病毒基础知识的理解。其次是解释细菌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基本结构、生长繁殖规律以及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细胞壁比较,熟悉细菌的分类标准、耐药机制、致病机制、细菌感染检测方法和防治方法以及影响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了解灭菌与消毒的基本概念、细菌变异机制,知晓一些常见的致病菌。然后是真菌和寄生虫部分,这两部分的内容对于水产养殖专业属于了解范畴,这两部分需要强调的地方包括: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方式,寄生虫基本结构和生活史。
下一篇:没有了